首页新闻中心 昆山翻译公司藏族翻译家斋林·旺多:“把作品翻译好,推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藏族著名翻译家斋林·旺多,精通藏、汉、英三种语言文字,在西藏文艺界以小说创作和译制莎士比亚剧作广为人知。他认为,翻译必须遵循忠实原作原则,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作在翻译时进行艺术再创造。国内外有很多优秀文学作品,要想得到发展,应该互相学习。
今年87岁的斋林·旺多出生在西藏江孜县。1946年,他前往印度圣约瑟夫学院中学部留学。在圣约瑟夫学院,旺多第一次接触到莎士比亚的作品,觉得和此前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大为不同。在旺多看来,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幽默和戏剧冲突,常常是作品的开头就把人吸引住了。尤其是在1948年,观看了电影《哈姆雷特》后,旺多更为触动,觉得电影将莎士比亚的原文用得非常好,他知道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了很多种文字,但却很少被西藏人知道,这更坚定了他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决心。
1953年回到西藏后,旺多先后在拉萨市第一小学、日喀则干校、自治区教委、自治区旅游局等单位工作,直到1992年退休。繁忙的工作,让他一直没能静下心来进行翻译。退休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成藏文。旺多首次将莎士比亚经典作品《哈姆雷特》从英文翻译成藏文,并于2002年9月正式出版。2003年11月,旺多的第二本译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出版,两本翻译作品的出版,让西藏群众更加了解莎士比亚。
在翻译《哈姆雷特》期间,旺多忽然有了西藏题材作品的创作灵感。旺多认为,《哈姆雷特》是别人的思想,而这部作品是自己的思想,于是,他暂停了《哈姆雷特》翻译工作,开始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文稿,并在1993年出版了藏文小说《斋苏府秘闻》,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旧西藏贵族和农奴的生活。1995年,旺多还亲自执笔,出版了这本小说的英文版。
旺多回忆,在翻译中还有件有趣的事情,退休前他将638条西藏谚语整理翻译成英语,后来忙起来居然忘记了,当他再想起来这件事情时,已经翻译好的一张张卡片放置在抽屉里已经有25年时间了。随后,经过精简,这些卡片式的谚语进行了出版,总共包括600条。
在旺多老人家中,记者见到了一块破旧的木板。据了解,冬季天气寒冷,他常常在被窝里抱着这块木板,从事翻译和创作,几十年时间,光滑的木板变得残缺不堪,也成为旺多老人为翻译工作付出的见证。旺多老人告诉记者:“翻译作为不同语言间的一种媒介,在民族作品的分享和阅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翻译家要以文化交流使者的责任感,把作品翻译好,让读者能阅读到好的作品,推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推荐阅读:“资深翻译家”王宏印:文海漫游 播种真知
【发布时间】2020-05-26 【信息来源】管理员 【浏览点击】24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