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常州翻译公司翻译家、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仙逝,享年100岁
南都讯 记者黄茜 5月28日,历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先生在京仙逝,享年100岁。
何兆武,1921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曾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多年致力于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历史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译述康德、卢梭、罗素、帕斯卡、孔多塞等西方思想家的学术经典20余种。论著先后结集为《历史与历史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中西文化交流史论》等。
2006年,何兆武先生出版了由他口述、文靖执笔的《上学记》,让当年读书界和出版界眼前为之一亮。在《上学记》中,何兆武先生回忆了1920年代-1940年代末自己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既为20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画出一页剪影,又在其中倾注了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
著名历史学者葛兆光在为《上学记》撰写的序言《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谈到,何先生的求学时代,正是中国最痛苦的时代。然而,烽火岁月是我们的历史记忆和历史叙述筛选后的简明大纲,可历史并不仅仅是“大纲”……当我们随着亲历历史的长者进入细节,历史便好像变得陌生起来,仿佛另有一个我们没有见过的时代。
在何先生的往事记忆中,那个时代,不仅有“一二九”那一年多雪的冬天,有北平中学里的尊孔读经和白话教育之争,有那个时代中学生“无事乱翻书”的愉快,还有短暂平安时期看西洋电影的震撼。在西南联大颠沛流离的七年,有读《莎氏乐府本事》《格列佛游记》的时候,还有“逃课、凑学分与窗外的聆听”的时候,也有自由选修诸如郑天挺、陈福田、沈从文、钱钟书那些风格各异课程的时候。正是从何先生记忆中打捞出来的这些从前不为人知的细枝末节,加深了人们对历史的脉络和轮廓的理解。
何兆武先生那一代学人和知识分子注重风度和修养,葛兆光认为,精神上的富足让他具有一种不落俗套的气质。“我见到的何先生,始终谦和而从容,在大家谈兴很高的时候,他会笑眯眯地在旁边听着,如果话音稍停,他也会很高兴地说上两句,绝不让大家扫兴。说起来,他的著作和译作等身,我们这一代人对于西方历史和思想的理解,多少都得益于他的翻译和介绍,但他却始终处世很低调。”
推荐阅读:83岁德语翻译家杨武能:耄耋之年笔耕不辍【发布时间】2021-05-31 【信息来源】管理员 【浏览点击】11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