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常州翻译公司著名翻译家赵萝蕤:翻译“荒原”上的奇葩

常州翻译公司

著名翻译家赵萝蕤:翻译“荒原”上的奇葩


今年春天,是著名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赵萝蕤先生诞辰110周年。

1932年,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以德语零分的成绩录取了一名学生,这个学生就是赵萝蕤。赵萝蕤的一生就像一个颠沛的传奇。她曾是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花,追求者众;她少年成名,才华横溢;她在文学界的贡献有目共睹,艾略特的《荒原》和惠特曼的《草叶集》皆出自其手。她不仅能够在顺遂的生活中积极学习,丰富自己,她还能在历尽苦难之后,于古稀之年译出惠特曼《草叶集》这样的经典作品。她一生将学问钻研到底,为中国的翻译界留下众多瑰宝。


晚年的赵萝蕤。

难以超越的“女神”

赵萝蕤出身书香门第,她从小在学校里面接受的是完全的美式教育。她的父亲赵紫宸是个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极深的学者,他生怕教会学校不注重中文的培养,就亲自在家里为女儿教授《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赵萝蕤一直觉得那种对古诗文的吟诵就像唱歌,是她十分喜欢的。她的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小学六年级时,她的语文素养甚至达到并超过了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她12岁那年,著名女作家苏雪林来班上教国文,苏雪林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赵萝蕤的作文常常受到她的双行密圈(特别褒奖之意)。

赵萝蕤小时候在苏州生活,7岁进入景海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同年她开始学习英语和钢琴。1928年,16岁的赵萝蕤又直升燕京大学中文系,受业于顾随、谢冰心等名教授。翌年,美国老师包贵思女士劝她改学外国文学。她征得父亲同意后,即转系攻读英国文学。这一改变决定了她一生的事业与在西方文学方面的建树。

在英文系就读期间,赵萝蕤在燕大朗润园的草坪上用英语演出过莎翁的名剧《皆大欢喜》,她扮演那位女扮男装的罗莎林,赢得了学生和教授们的交口称赞。当时桑美德教授开设小说课,指定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她几乎全部读过,因为这些书在父亲的藏书中都有,她早已选读过狄更斯、萨克雷、哈代等名家作品,这令桑教授惊讶不已。

赵萝蕤与陈梦家年轻时。

从燕大毕业时,赵萝蕤实在是太年轻了,20岁。这么早就面临了职业选择,她在追忆当年的情境时说:“我大学毕业时才20岁。父亲说怎么办呢,还是上学吧。清华大学就在隔壁,去试试考一考。那里有个外国文学研究所。”当时清华的外国文学研究所除了英语外,还要考两门外语。结果,赵萝蕤法语及格了,德语却吃了一个零分。不过,她的英语确实过硬,考了一百分。吴宓老师说:“行。德语等入学后再补吧。”就这样,赵萝蕤被录取了,并且还得了一年360元的奖学金。她在清华学习了3年,听了吴宓的“中西诗的比较”,叶公超的“文艺理论”,温德的许多法国文学课:司汤达、波德莱尔、梵乐希等。在此期间,她还读了英意对照的但丁的《神曲》。

即便在清华大学那样的星光璀璨之所,赵萝蕤依然是最受瞩目的那颗,是清华园学子们心目中难以超越的“女神”。

《荒原》早期译本。

汉译《荒原》第一人

赵萝蕤自幼长在苏州,14岁走出古城,开始了她此后70年的学术人生。

赵萝蕤离开苏州是因为父亲赵紫宸接任了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一职,他们全家迁往北京。这一年(1926年),赵萝蕤14岁。

从小在西方的教育环境中学习,但是又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了很多传统的中国文学经典,这种独特的成长经历使得赵萝蕤拥有了成为文学翻译的先天优势。而后,她想开阔自己视野的进取精神又使得她很自然地接触了外国文学翻译工作。

在赵萝蕤进入清华的第三年,诗人戴望舒找到她,表示之前看过她翻译的杂志,想让她翻译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荒原》是一首晦涩难懂的长诗,征引十分广博,不仅引用了三十多个不同作家的作品和歌曲,同时还含有七种外国语言。

热爱文学且喜欢挑战的赵萝蕤很想要试试,可是又有点担心自己的能力,于是她觉得需要考虑一下。此时,她的父亲收了一名门生,新月派诗人陈梦家。陈梦家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借住在赵萝蕤家中。两个不仅才貌双全,而且对文学与生活都有着相同理念的年轻人,很快就成了恋人。在陈梦家的鼓励与支持下,赵萝蕤最终选择接受翻译《荒原》这个艰巨的任务。

赵萝蕤译版《草叶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936年,两人结了婚。婚后的生活非常甜蜜,而历时3年的《荒原》翻译工作也已完成。1937年,《荒原》译著在杂志上发表之后,引起不小的轰动。赵萝蕤对《荒原》的翻译为中国文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是汉译《荒原》的第一人,且她的译本至今仍是翻译界公认的《荒原》最佳译本,她将原诗中的旨趣都表达得恰如其分。

赵萝蕤一时名声大噪。但鲜少有人知道《荒原》的翻译者居然是一位刚刚二十出头的学生。她一度被赞为翻译界“荒原”上的奇葩。多年以后,她还见到了《荒原》的原作者艾略特,并被艾略特邀请共进晚餐,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能与艾略特畅谈的学者。当时,艾略特为表达自己的谢意,在她带去的书上签名留念,还在扉页上写下“为赵萝蕤签署,感谢她翻译了荒原”的英文题词。

永不低头的传说

赵萝蕤是中国翻译界的传奇。“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她人如其名,浑身充满生机勃发的力量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在燕京大学就读时,她就因为才貌双全闻名全校,被推举为燕京大学的校花,还有了“林黛玉”的雅号。家世良好、才情出众、美貌不俗,赵萝蕤从来就不缺少追求者。据说,钱锺书在写《围城》时,对笔下人物无不嘲弄讥讽,唯独对唐晓芙呵护有加。钱锺书的忘年交陆灝曾认为,《围城》中唐晓芙的原型,就是赵萝蕤。

赵萝蕤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婚后不久,赵萝蕤和陈梦家便一同赴西南联大任教。可是在西南联大的老规矩里,夫妻任教不允许同校。为了成全丈夫的事业,赵萝蕤这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才女,选择了洗手做羹汤。她暂时放弃毕生所学,种菜、劈柴、做饭、喂鸡,围着田间地头、锅台炉灶,一转就是8年。直到1944年,陈梦家受芝加哥大学邀请任教,赵萝蕤才逃离这种生活。她跟随丈夫来到芝加哥大学,在此攻读比较文学的博士学位。

从一地鸡毛中走出来的赵萝蕤,终于又和她挚爱的事业相逢。1949年回国后,赵萝蕤任职燕京大学,为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1983年,年迈的赵萝蕤在北京大学担任英语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莘莘学子。

在此期间,她还独立翻译了美国自由诗之父惠特曼的巨著《草叶集》。她把家搬回父母生前的寓所,两间西向小屋,一张小床,一张小书桌,两三把椅子,便是全部家当。闲暇时,她坐在小屋里,听几首西方的古典音乐,即颇为满足。

据作家叶廷芳回忆,赵萝蕤从来不谈个人经历。令叶廷芳惊喜的是,晚年的赵萝蕤变得健谈许多。时不时约朋友喝杯清茶,打个“牙祭”,各种学术会议也都欣然应邀。课余时间,她就伏在卧室里的一张小书桌上,研究惠特曼《草叶集》的翻译工作。这一伏案,就是12年。《草叶集》翻译完成时,赵萝蕤已经79岁高龄。

中文版《草叶集》一经问世,震惊中外。直到今天,译作《草叶集》仍是翻译界和学术界不可超越的里程碑巨著。

因为赵萝蕤的不俗成就,已经80多岁的她还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她读博士的母校芝加哥大学也为她颁发了“专业成就奖”,以纪念她为学术界所作出的贡献。

1998年,在全世界都在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时,86岁的赵萝蕤离开了人世。


苏州东方翻译院是苏州地区专业、资深的英语翻译公司,专业母语翻译,以质量、服务赢得客户。东方翻译院将20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口译、笔译、会议策划每一环节。作为您忠实合作伙伴,东译将与您一起成长。如需详细了解请咨询0512-65730886,以上文章如涉版权纠纷请和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学林随笔|从“灵境”到“元宇宙”,看科技术语翻译怎样更有“中国味”



【发布时间】2022-04-21 【信息来源】管理员 【浏览点击】80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