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外宣传与翻译研究》,张健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对外宣传”较为中性的定义可以是“对外传播”或“国际传播”。对我国而言,“对外宣传”就是用国际表达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给世界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之大、之复杂决定了讲好中国故事,势必有很多维度,讲故事的主体势必要多元。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技术的相互作用,使得跨越了国界、语言和文化等诸多壁垒的信息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进一步重构了人类社会的联结方式、社会交往、话语表达和文化形态等。在全球化境遇下的当今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对外宣传,中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曾经长期闭关锁国,文化和历史又有太多独特性,更为迫切地需要通过对外宣传,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增进彼此理解的程度与范围。
中国正面临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向外表达自己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在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得来的,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因而举世瞩目、影响深远。这就意味着我们急需一批深谙国际传播话语的外宣行家,能够几句话打动外国人、说到外国人心坎里的国际传播人才。就这一点而言,每一位对外宣传工作者必须明确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把握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掌握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法,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讲中国故事,就是用国际表达讲中国的事情,特别是中国的现实,就是对外解困释疑。崛起的中国,需要展示自己;变革中的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如果说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多做少说”“只做不说”的韬光养晦,那么今天,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有责任也有条件向世界传播自己的主张、弘扬自己的价值、报道自己的故事,以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随着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对全球政治、外交、金融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到了需要树立国家形象的阶段。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内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增强民众的自信心、向心力;对外则能够凭借其吸引力、号召力,吸引投资、开拓市场,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然而,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国家形象仍然受到部分国家的质疑,因而全面客观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是国际新闻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梦”所赋予的历史重任。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的规模、渠道、技术、影响都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但传播理念、传播技巧、话语体系、技术手段等与国际水准、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相比,仍存在比较严重的滞后和不适。“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问题依然存在。简言之,对外宣传的传播效果尚不甚理想。当英语已经成为国际新闻信息传播的强势语言,西方国家在全球新闻和舆情上依然垄断话语权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在全球实现最有效、最广泛的传播?我们又该如何呈现真实的中国,传达我们的声音?我们不能只被别人表达,我们要表达中国,我们要阐释世界!
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最多,但使用汉语的国家却很少。我们国家的“文化走出去”无疑是国家战略的另一种表达。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体现了该国的国际影响力。但是,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走多远?走多少?怎样走?或者说得具体些:中国文化如何才能走出国门,为世界其他民族所了解,所接受,并在其他民族文化中产生应有的影响和作用?
在文化研究中有一个“文化折扣”的概念,指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理解的难度,传播会打折扣。那么,文化走出去如何少打“折扣”?帮助文化“走出去”的实践者——翻译工作者,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拐杖”“桥梁”,还是“瓶颈”“门槛”?如何用国际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好桥梁纽带?如何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让中国声音传得更准、更快、更远、更响,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换言之,中国文化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从而使其不仅可以“走出”国门,而且能够真正“走进”世界,促使中外民心相通,才能实现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翻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各国、各民族、各种不同文化赖以交流并相互了解的不可或缺的方式。
可以说,翻译是国际间沟通和理解的钥匙。在国内译界,传统上是把“翻译”看作一个可以涵盖一切翻译而无须再分割的概念的(姚锦清,2011)。事实上,人类的翻译史按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主流翻译对象的类型,可以大致分为三大历史时期或阶段:一是以宗教典籍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典籍翻译时期,二是以文学名著和社科经典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名著翻译时期,三是以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实用文献翻译时期。与前两个历史时期相比,第三阶段的翻译表现出诸多不同以往的特点和性质。人类翻译活动的第三阶段,也称之为“翻译的职业化时代”(黄友义,2011),已发展成了当前社会上一个新兴的独立的职业,相应的翻译活动,尤其是非文学翻译活动,包括外宣翻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获得了空前迅猛的发展,并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与此同时,翻译职业化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憾,亟需相关的业务研究和系统的理论支撑。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学专业几乎千篇一律地开设文学类翻译课程,学生接触的大多是文学翻译类规范文本。诚然,文学翻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有其理论性、文学性和美学性,不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是否具备广泛的应用性、创新性和市场商业性?能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凡此种种,值得思考和商榷。翻译行业正在“结构转型”,需要大量既精通某些专业又擅长翻译的“复合型”人才。
很多人以为,外语不错,中文也不错,就能做翻译了——这是公众包括高校外语教学对翻译的一个误解。眼下的翻译界,已经向专业细分发展。译文做到准确、简洁、规范,是专业领域翻译的难点之一。翻译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判断一个译者是否合格、优秀,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转换的层面上,标尺之一是他翻译的作品是否符合行业规范,是否被读者所接受,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能否在跨文化语境中得以有效传播并产生应有的影响。否则,语言文字转换得再好也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
尽管人们习惯性地只把文学翻译视作孕育翻译大师的土壤,但内行深知,许多非文学类翻译的艰难并不在文学翻译之下,而且能否准确达意,更会引起实际后果。根据国际上的粗略统计(樊丽萍,2010),目前90%以上译者所做的,都是非文学类翻译,从字斟句酌务求严密的法律典籍,到表述微妙暗藏机关的外交文件;从专业艰深的科技论文,到类型复杂的商务文本……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包括外宣翻译在内的非文学类翻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现。外宣翻译与文学翻译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翻译的目的不同。文学翻译的目的主要是审美欣赏,唤起读者的艺术感受,外宣翻译的目的则是实现交流,沟通信息。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重视我们的对外传播生态环境,需要提高我们的对外宣传水平,需要确保我们的外宣翻译质量。
中国走向强盛的过程,少不了外宣翻译,这是文明交流和传承的需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受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两个过程的刺激,世界已进入全球传播时代。全球传播是指将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融为一体,以整个世界为范围的传播,是对外宣传的扩大和发展,既包括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全球传播最主要的内容便是国际间的新闻及相关文化的传播,可以说,全球化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外宣传与翻译已成为传媒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热门领域,外宣翻译从业人员也成了众多媒体争夺的紧缺人才。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多远,走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翻译工作的力量(黄友义,2008)。
外宣翻译既是理论研究之需,也是学科发展之需和时代社会之需。任何翻译实践都离不开理论方法的指导,对外宣传和翻译也不应仅仅停留在“工作”或“实践”的层面上。高质量的外宣工作需要高素质的外宣队伍,同时也需要有坚实的理论作为支撑。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读者明确无误地理解和获得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旨,起到对外宣传的效果。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汉英这两种语言在逻辑、语体风格、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理解上的困难。长期以来,新闻学、传播学、跨文化交际学、翻译学教学与研究由于种种原因较少涉及包括对外宣传及其翻译在内的内容。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对口部门的领导同志发表的工作报告和指导讲话,来自业界一线的从业人员的具有工作总结和翻译札记性质的工作随感,一些学者从贯彻领导同志讲话、归纳媒体等部门或机构某一次对外宣传的成功经验层面所做的应景性、技术性研究。在对外宣传及其翻译方面,学界对现象和技术层面的关注,远胜于对现象和技术背后的思想和理论的抽象。迄今为止,集中针对对外宣传及其翻译理论与对策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有如凤毛麟角,或尚未付阙如。目前,虽然已有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开设了国际传播、传媒翻译等相关课程,但是,外宣翻译作为一种特殊文体的翻译或被一笔带过,或尚未涉及。其结果是,一般学生和读者对于理解和翻译外宣类文本资料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易者如标题的用词、虚词的省略,难者如正文内容的理解、新词语的出现等,都可能使他们不得要领而踯躅再三。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推荐阅读:飞架中泰的文学翻译之桥
【发布时间】2022-12-12 【信息来源】管理员 【浏览点击】7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