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苏州翻译公司跨文化翻译 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发声”

苏州翻译公司

跨文化翻译 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发声”


近日,英语四级考试因为一道题上了微博热搜——“四世同堂”用英语怎么说?“four generations under one roof”被认为是最佳答案。当热议如潮水退去,值得追问的是——当我们期待更多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被讲述、被理解时,中华传统文化中专有名词的翻译,是否为“发声”做好了准备?

换了语言载体,诗文依然动人

“在外国年轻人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项目时,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汉字、成语以及一些特定文化符号等的翻译非常重要。”全国青联国际部副部长朱鸣华说,汉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如何传递好,是做好中国表达、发出中国声音的关键之一。

近年来,在国家对外交流重要场合,更具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本色表达及现场翻译,已留下许多“精彩瞬间”。例如,2015年博鳌论坛中有——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Chinese people say that when big rivers have water,the small ones are filled;and when small rivers havewater,the big ones are filled.

在其他一些外事场合,沉淀着中华文明的诗文即使换了语言载体,依然质朴动人——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The water is clear and themountain is bright,the frost comes in at night;Trees are covered with deep scarlet leaves,mixed with yellow that is light.该诗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二首》。翻译古诗,最难是押韵。一读就会发现,bright,night和light,都压住了韵脚,形美而意达。

去年,人民日报微博曾整理和发布《100个中国传统文化名词英文翻译》,其中包括四合院 (Siheyuan或Quadrangle)、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诗经》(《The Book of Songs》)等。但这还远远不够。

究竟忠于原文,还是方便受众

传统文化经翻译被介绍到不同文化中时,若其专有名词库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译入语(翻译目标语言)表述,一一对应,类似词典般一查即得,将会事半功倍。但是,在跨文化翻译中,由于风俗习惯、历史发展、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语言在交流中必然会存在词汇空缺现象。如果在翻译中没有考察文化背景、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那么很有可能误译或造成文化交流的困难。

“中外跨文化翻译中,翻译原则之间会冲突。”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奇说,究竟是忠实于原文意思的“原文中心”,还是偏重信息到达的“受众中心”?不少翻译实践中,时有纠结。

过去,传统翻译更倾向后者,从译入语体系中寻找接近源语言的现成表达。例如,将“一箭双雕”译为“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近年来,情况在发生改变。“我的原则是:直译尽其所能,意译按其所需。实在懂不了,再寻求译入语接近的语句。”在冯奇看来,跨文化翻译时,尽可能还原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述方式,并不会影响被理解,毕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于译入语来说,这样的“陌生化”表达,何尝不是丰富语言文化的活水。

更有意义的是,遵循前者,才是更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中国智慧。当下,文化自信在于不吝将文明积淀之光芒展示人前。例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英语中有对应的“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在冯奇看来,这个“天”,更接近中国文化核心的译法应为“Heaven disposes”,这样翻译可令两个文化之间的差异凸显,加深相互了解。再如,“有钱能使鬼推磨”。过去基本借鉴英语母语国家现成的说法来处理,采用归化的译法,译作Money is almighty,Money talks,Money is everything,或是Moneymakes themare(母马)go.而译者葛浩文直接将它译成Money can make the devil turn themillstone.异化的翻译手法是丰富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

传递信息之外,注重美的映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不断深入,跨文化翻译的目标驱动在传递信息以外,更应考量美的映射。虽然早有“信达雅”之说,但在今日中国,映射美似乎凸显更深一层的价值。

闻一多曾就诗歌提出“三美”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音乐美”强调诗的律动,“绘画美”强调诗的意境,“建筑美”强调诗的形式。诗歌历来是翻译的“地狱模式”。不过,成功的例证也不少。

此前,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背诵英文版《三字经》的视频热传。很少有人知道,在英译界,《三字经》的翻译之难是出了名的。它有三大特征:每行三字、韵体、经典。即使这样,自17世纪至今,它依然获得近20个英译版。阿拉贝拉背诵的那篇出自译者赵彦春的三词格偶韵体译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Man on earth,good at birth.The same nature,varies on nurture.

翻译策略应当是一个开放系统,这样才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广博的宇宙观、哲学思想、人格美学等共同形成的内涵,在异域文化中收获比较准确的认知、阐述和接受。在这一方面,专业领域的努力不可或缺。与此同时,对青少年的普及也必不可少。据悉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都开设了《中华典籍外译》等通识课,帮助更多年轻人在对外交流中更准确地传递信息,成为美的使者。

推荐阅读:从思果先生的《译道探微》入手,拨开英语翻译的层层面纱



【发布时间】2019-12-17 【信息来源】管理员 【浏览点击】1585次